意大利的失業率約10%,貧窮人口470萬,超過大半個香港,死亡個案突破4300宗,超越中國的官方數字。一帶一路沿途諸國是最早中招的受害者,而為挽救垂死經濟,意大利是首個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家,難免令人聯想到境內的華僑、中國勞工和新移民,尤其是溫州移民。
浙江溫州這地方史上出現過4次移民潮,最早一次可追溯到先秦,它亦是乘強國樓市崛起最早富起來的城市之一,溫州幫一度在全球各地包括香港掃貨。時至2018年,光是合法居留的溫州移民,在意大利已超過30萬,佔華僑7成,好衰唔衰,溫州商人又在當地經營約6萬間大小公司,利益千絲萬縷,甚至唇亡齒寒。留意返,溫州是湖北省以外首個封城的城市,因多達18萬溫州人在武漢工作,碰巧武肺爆發前後,正值歐洲華人回鄉的時候,難免會增加播毒風險。
不得不提距離米蘭兩小時的小鎮普拉托(Prato)。30年前,普拉托的溫州人只有數十人,今日激增至3萬(全鎮人口20萬),且仍未包括2萬黑工,聚集了數百溫商經營的紡織廠,市佔率達6成,被封為「意大利溫州城」。點解咁多溫州人?普拉托靠紡織起定,上世紀80年代受全球化衝擊而湧現結業潮,溫州人乘虛而入,主攻低端產品,藉「Made in Italy」賺大錢,直播受益的是設計公司,以及買得起低價產品的意大利基層。如今連小店、咖啡店都已被華人和移民二代掌控,街頭巷尾隨處聽到「煲冬瓜」。當然,身為港男,知道這段歷史之後,最好同購物中的港女講句:今時今日,Made in Italy...by Chinese架啵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