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的電視台台慶,當年剛剛於國際中華小姐奪冠的余思霆 (Stitch) 成功拎走百萬大獎;5年後的今日,你或者認為在台慶再次看到Stitch是一件合理不過的事,但經過這幾年,大家應該都知以往的「合理」,放到現在不一定繼續「合理」。例如Stitch這次參加台慶,其實是她因疫情「被困」台灣後兩年首次回港。 Stitch在台灣出生及長大,小學畢業就隨家人移民美國,18歲時首次參加《紐約華裔小姐競選》卻落選;2016年再次參加則成功奪冠,並於2017年的國際中華小姐競選中擊敗林宣妤及馮盈盈成為冠軍,順理成章地留港發展。留港兩年後被派回台灣拍劇,結果卻遇上疫情,本來留台三個月變成留台兩年,若不是最近改為「0+3」,Stitch也回不來香港。 |
|
卻說2020年時,TVB打算在台灣開拍一部劇集,但當時台灣因疫情而限制外國人入境,所以只有手持台灣護照的Stitch能夠前往。原定計劃是Stitch在2020年10月到台灣,先花一個月拍攝綜藝,然後與當地的劇組會合開始拍劇,再於年尾左右回港。 「誰知套劇拍了三份一,疫情就在台灣爆發,所有工作都停了,我劇又未拍完,走也走不了。然後又聽說室外的綜藝可以繼續拍,就不要浪費時間,一路拍拍拍拍,拍了半年綜藝才再開始拍劇。拍了兩個月,第二次嚴重疫情又開始了,那就繼續留在台灣。就是這樣一路拖到現在。」最後Stitch今年10月才回港,換言之她在台灣「滯留」了近兩年時間。 「這兩年對我的工作有很大幫助,因為台灣就是我的Comfort Zone,在台灣工作是比較自在的,我會比較有自信。尤其我們去花蓮拍攝,那是我的家,我就在那裏長大,介紹那裏的所有東西我都特別有自信,稿我也只是䁽一䁽而已 (笑)。」 |
|
「我特別喜歡『28』這個數字,而我今年28歲。今年我覺得有很多收獲,不是說某方面去到好高峰,但是很平均地、所有東西都有收獲。例如家人,這兩年在台灣,真的多了很多時間陪家人。我從小便跟哥哥分開,28年來,這是我跟他最熟的時間,因為大家住在一起。朋友也是,我小學畢業就離開台灣,這次回去,與一些還有聯絡的小學朋友,一大班人出去玩得很開心。」 「事業也是,在台灣拍了很多綜藝節目。其中一個節目,我與兩個比較新的主持合作時,就有種自己當上姐姐的感覺。之前一個人工作時,未必有這麼大的感覺,加上在香港我就是一個新人,從來都未試過要帶住比我更加新的拍檔做節目。這次就覺得,欸?自己有所進步,可以給他們一些意見。」這些,大概都可以稱之為「因禍得福」。 |
|
|
|
近年流行一個詞叫現代遊牧民族,簡單而言就是因為科技發展,人們已經不需要定居在某一個國家、城市,可以隨需要及喜好選擇自己的居住地。從廣義來看,Stitch大概是「現代遊牧」的先驅之一,台灣、美國、香港三個地方各自佔她人生的大約三份一。其中促使她入行的,正是在美國參加選美,而且不是一次,是兩次。 「我一直以來都有跳舞,我好鍾意表演,好鍾意在舞台上,有人看著我、有掌聲的感覺。於是有一年的暑假,我媽媽就跟我說,不如你去選美啦,反正暑假也沒甚麼好做,你又長得那麼高——其實我媽媽也長得很漂亮,我外公當年也很想我媽去參加選美,但她長得不高,所以做不到——於是我就去參加選美,第一次時只有17歲。」 「第一次參加時,除了頭三名之外的所有獎我都拿到了,甚麼完美體態、最佳才藝、最佳晚裝,就是沒有頭三名。完了比賽我就想,所有獎都拿了,就是沒有頭三名,哪有這種可能?後來就發現,原來是自己那時太細個,口才比較差。幸好後來有些貴人,帶我去嘗試主持工作,由很小型的活動開始,慢慢學習說話技巧,4年後 (2016年) 就決定再試一次。」結果這次Stitch成功奪冠,並獲得最上鏡小姐、網上最受歡迎小姐及最佳晚裝演繹獎,代表美國參加2017年國際中華小姐 (前身為國際華裔小姐)。 |
|
|
|
比起參加紐約比賽時的信心滿滿,Stitch說她對國際中華小姐其實沒有太大期望。「我完全沒想過自己會拿到冠軍,可能有少少、少少的期望可以拿到第三名,第一是完全沒有想過,我們紐約也已經15年沒有出過冠軍。但可能這樣想,對我來說是件好事,因為我沒有太大壓力,可以很專心地去準備比賽當晚要做的事,跳舞啦、Cat Walk啦、口才啦。那個心情,現在回想是對自己好的。」 「亦因為沒想過會拿第一,所以沒想過會入行。只是那時媽媽說,你就試下吧。當時其實我還在讀書,而我對讀書真的沒有太大興趣,小時候很用心跳舞也是因為不想讀書,那現在有個不用繼續讀書的機會,就不如去香港吧 (笑)。」 |
|
|
|
Stitch說,她媽媽曾經用「曱甴」來形容她去到哪裏都可以生存,她也說自己「少一條筋」,對很多東西都不太上心,所以初來香港時沒有朋友、家人,要適應也沒有想像中困難。但唯獨對一件事,她就花了很多功夫才適應到。 「其實直到現在,我都不太敢在餐廳點餐,99%都是要和朋友一起去,我再跟朋友說我要吃甚麼,他再幫我點。因為侍應們一『下?』我就覺得,壞了,是不是講錯說話了?你知道在台灣,大家都是『(台灣腔國語) 先生你好,你要吃甚麼呀?喔,好好好』但在香港茶餐廳,『食咩呀?』是不同的嘛。這是需要比較大的力量去克服的。」 雖然Stitch這樣說,但其實她的廣東話,不論咬字、用字,都非常地道,亦不需要大家刻意遷就,我甚至夠膽講,她的廣東話比起很多土生土長香港人都仲要流利。「我剛來時,在餐廳聽到不是本地人的廣東話,其實是聽得出的,是完全不同的,而我自己不喜歡這樣。所以我就決定,一定要講到人家聽起來,不會覺得不舒服。但這也是我頭兩年的一個大問題,因為我知道我講出來,有可能是那種令人不舒服的廣東話,所以我就不夠膽說。是到後來才發現,就是要被人笑,我被人笑了好多、好多次,才知道這樣才學得識廣東話。」 |
|
|
|
最能體現到Stitch「少一條筋」的,大概是她在台灣的時候,因為提前一日回花蓮而避開了2021年4月2日的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。但當被問到她與致命意外擦身而過的感想,她的回答卻是:「沒甚麼感覺。」 「我是個不怕死、很覺得需要活在當下的人,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秒你出去,會發生甚麼事,天上跌塊東西下來你一樣可能出事。所以我對 (避開意外) 這事沒有甚麼想法。」她甚至進一步坦承,自己其實不太會去計劃比數日後更遠的事,「像我的助手,剛開始一起工作時會好緊張,『你明天要做甚麼?後天要做甚麼?』我就會說,不知道喔,晚一點再算。『不可以這樣的呀,你要計劃好…』不用啦,明天就會知道了,就算你現在Plan好,萬一發生甚麼事都是要改的啦。所以我真的不是一個會計劃好的人。就連這次回來香港,我都不知自己回來要幹甚麼,公司給甚麼我就做,都是等經理人通知,等公司安排。如果我知道明天有工作,我會準備好,控制好我控制到的事,但如果控制不了的,我就由它。」 |
|
|
|
Stitch對於人生的唯一規劃,就是她想有一個「家」。「如果你問我『屋企』在哪裏,這個簡單的問題我是答不到的。香港?但阿媽在美國,阿哥在台灣…所以我最終希望找到一個答案。有人問我,台灣、美國、香港,之後你會想住在哪?我會答,老公在哪我就住哪 (笑),可能我老公是日本人、泰國人呢?」 Stitch說她不介意為了另一半,放棄目前的幕前工作,畢竟對她而言,比起事業,幕前工作更像是她現在的興趣。至於擇偶條件,她就希望將來的另一半會理解她的工作及生活,最好與她一樣有在不同文化生活的背景,我笑說她也把擇偶範圍框得太小,她就:「以前就是甚麼都試了再算,反正拍拖兩年,不適合就分手,現在都快要30歲了,仲有幾多個兩年可以去試?年紀越大就會越知道自己需要甚麼,所以才會 (把擇偶的圈子) 越框越細。否則的話,試下又兩年、試下又兩年,到35歲就完了。」 |
|
Editor: 魏文青 Photo: Dicky ma @ Dicky-manana.com Makeup: Little White Make Up Hair: Vincent @ Private i Styling: Flossie Wong Wardrobe: Stylist’s ow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