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協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,政府新聞處拒絕網媒進入採訪現場,公署調查裁定投訴成立,促政府盡快檢討現行措施,改善現時拒絕承認網媒為「大眾媒體」的做法,並制定清晰的採訪指引。這個遲來的裁決,似乎未足以充份反映出,網媒極速崛起,蓋掩傳統媒體的勢頭。 | |
圖片:明報 | |
話說今年2月立法會新東補選日,政府新聞處拒絕多間網媒進入新聞中心採訪,一直以來,政府新聞系統也沒有向網媒發放新聞稿,及拒絕讓網媒記者進入政府各類記者會,認為「大眾新聞傳媒機構」只包括註冊印刷報刊、電台及電視台等,以「伺服器容量不足」、「順利舉辦活動需要」及「保安需要」等牽強理由,把網媒排之門外。經過多番交涉不果,記協今年6月正式向申訴專員公署提出投訴,經過近半年調查,申訴署報告指投訴成立,指《基本法》第27條保障市民可享言論、新聞及出版自由等,並發出6頁紙報告勒令政府要著手改善。 整件事簡單來說,任何政府機構試圖以人力車、留聲機的舊時代法規,去規管4G新時代的社會,一定註定失敗。科技徹底顛覆了發放、接收新聞資訊的習慣模式,所以重新定義「新聞媒體」定義方為正路。 事實上,世界早就在轉變。在美國,國會2013年修訂法例,大幅擴闊「新聞工作者」定義,納入新聞網站、手機程式等平台。自2009年起,「新聞界奧斯卡」普立茲獎已容許網媒參賽,《赫芬頓郵報》等網上新聞機構近年更經常奪獎。台灣立法院允許所有持商業登記文件的媒體入內採訪,完全不會劃分紙媒或網媒,最近更研究開放讓公民記者進入採訪的可能性。英國著名的《獨立報》今年3月底結束印刷版,全面轉型網媒,難道唐寧街敢以「網媒」為由,把《獨立報》從政府新聞機構名單刪去? | |
返回香港,《香港獨立媒體》、《熱血時報》、《立場新聞》、《香港01》、《端傳媒》等網媒,近幾年雨後春筍急速冒起,並且巳形成規模、聘用專業新聞工作者,質素不下於紙媒。這些網媒的讀者群,動輒十萬、甚至幾十萬,比許多老牌紙媒過之而無不及。而從輿論影響力來看,在沒有傳統媒體的包袱下,許多傳統媒體不會報導的所謂「小眾」故事、真相,更易見於網媒,傳媒最後不得不轉載,結果現時不少傳媒記者都爬網搵料,這巳是公開的秘密。 Facebook、YouTube等相繼開通直播功能後,電子媒體連優勢最大的Live都被打破了,傳統媒體根本沒有優勢可言。君不見美國新任狂人總統,競選期間完全被所謂主流傳媒冷待、唱淡,特朗普僅靠Facebook、Twitter、Snapchat等社交平台發聲拉票,最終爆冷成功。單單從選舉結果論英雄比較,傳統媒體和新媒體,誰才是「主流」? 筆者經常反覆強調,傳媒的天責,就是告之大眾,其最想知道的事,這也是傳媒最大的力量,放棄這點,什麼都不是。 | |
筆者簡介 楊浩然 曾在傳媒廣告行業打滾十數載,經歷高低起伏, 現自立門戶Stonesoup Communication,轉戰新媒體市場公關推廣製作,時亦撰稿月旦點評政經。 Facebook:Stonesoupcommunication WeChat:stonesoupltd (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)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