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 SKIP }
文:MenClub 魏文青  
POSTED ON 06 Nov 2025

熟悉科幻作品或者有睇開「老高」嘅人,相信都唔會對於「卡爾達肖夫指數」(Kardashev Scale)感到陌生。呢個由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·卡爾達肖夫提出嘅假說,旨在以文明能夠利用嘅能源量級黎量度其發展水平。其中一級文明可以完全運用自身行星嘅所有能源、二級文明就可以完全運用恆星級能源,三級就可以用整個成系嘅能源。有說按照佢嘅計法,目前人類文明大概處於0.7級左右,不過黎緊好可能會再進一步——事關Google近日公佈「Project Suncatcher」,期望於近日軌道建立一個太陽能數據中心,換言之就係進一步運用恆星嘅能量。

圖片:ImageFX

話說隨住越黎越多人要用AI,對數據中心嘅需求就越黎越高。但要經營一個數據中心除咗要有地方之餘,更重要嘅係大量平價電力,於是搬上太空、用太陽能推動就成為一個可能嘅方法。而Google日前公佈嘅「Project Suncatcher」,其實就係類似嘅構想。

Google嘅想法係將一堆搭載有機器學習處理器TPU嘅衛星送上太空,緊密地圍住太陽轉,一方面可以利用太陽能版無間斷提供免費電力,一方面又可以確保衛星之間嘅數據傳送速達到數據中心級別。一次過解決地球上會遇到嘅問題。

圖片:ImageFX

當然,呢個構想本身都有其限制。例如要維持高傳送速度,衛星之間嘅距離就必須非常短(數公里),但放得近又會好容易發生碰撞,所以點樣控制整個陣列嘅位置就係一大難關;另外宇宙幅射其實會破壞TPU晶片,換言之又想搵方法保護TPU。反而將衛星送上太空嘅成本問題可能係最易解決,Google指2030年時發送物件上太空嘅價格可能會低至$200美金/kg,計返就即係同喺地球建設同等級數據中心嘅電費產唔多。

Google亦打算於2027年時發送兩個試驗衛星上太空以進行測試,再按測試成果慢慢修正及擴大規模。

資料來源:Google

以前大家「有事問Google」,依家大家就可能已經習慣「有事問AI」,甚至有人會於網上討論時貼出AI答案當係金科玉律,認為AI講嘅嘢就一定啱。但《BBC》及歐洲廣播聯盟 (EBU) 近來公佈嘅一個最新研究,就發現市面上所有 ...
tech
【科技】AI仍然信唔過 BBC研究指近半答案有重大錯誤 Gemini表現最差
30 Oct 2025
「動力外生骨骼」(Powered exoskeleton)老早己經唔係科幻片特有,而係現實中都存在嘅技術。不過過去相關產品都只見於軍事、醫療或工業用途,一般人可能連見都未見過,更唔好話有機會用。但黎緊大家就真係有可能於 ...
tech
【科技】Nike推外生骨骼跑「鞋」 助跑者跑更遠、更持久
28 Oct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