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 SKIP }
文:Henry Siu  
POSTED ON 23 Nov 2015

香港人常叫嘅冧酒,即Rum,其名字來源說法眾多,可能源於荷蘭水手喝酒的大杯子(rummer),亦有可能是拉丁語中表示糖的詞語(saccharum)的變奏。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,他是屬於男人的酒,上至文豪,下至強盜都愛不釋手,係真唔係啊?

先別用18個字以上的大量「助語詞」表達你的懷疑,好歹大家都是個出類拔萃的男人,猶如喺漆黑之中的螢火蟲咁鮮明,咁出眾。即使你打將會呵欠,也得先研究一下冧酒的歷史!

其起源說法甚多,大概都與17世紀的葡萄牙、西班牙、法國等地大規模的殖民者有關,但可以認定的是,冧酒誕生於加勒比地區。

冧酒的誕生當然不會早於甘蔗(其主要原材料)的傳入,早在17世紀,加勒比群島地區已經有千千萬萬個甘蔗種植園,每一都有自己的蒸餾器。甘蔗製糖後剩下的「廢料」被稱為「糖蜜」,裡面有不少殘餘糖分,糖蜜發酵後含低度酒精,再經蒸餾處理,變成高濃度烈酒,亦即是冧酒了。




好啦,說好的「男人之酒」呢?最初,冧酒是種植園裡奴隸、大西洋上的水手和海盜們的飲品。因此,坊間一直都覺得,冧酒包含著一種「Man爆」、《盜海豪情》般的男兒氣概,一些古老的冧酒生產配方裡,甚至激到將辣椒及火藥列為原料,係唔係好Man先?

慢慢地,連統治階層的殖民者亦成為冧酒fans,原因好簡單,兩個字:「怕死」。當時他們還未有食水消毒技術,而在歐洲,亦只能透過大量喝酒來補充水分,在寄生蟲和病菌隨處都有的熱帶殖民地,膽敢直接飲水,某程度上就等如慢性自殺咯。 

後來,連英國海軍也走來買冧酒,日後甚至演變成軍方每日配給的項目。1740年,海軍將領Edward Vernon建議淡化冧酒,加入青檸和糖,令冧種酒更加可口,這種稱為「limey」的飲品亦廣為人知。幽默的英國人也叫自家海軍將領為「limey」,可見他們喝冧酒拼青檸汁的形象有多麼深入人心。



甘蔗製糖後剩下的「廢料」被稱為「糖蜜」

糖蜜發酵後含低度酒精,經蒸餾處理變成高濃度烈酒,亦即是冧酒


這個冧酒拼白糖和青檸汁的配方,後來更在軍事上立下奇功——大航海時代的所有海船都受壞血病肆虐,當時醫學界還未發現該病與人體極度缺乏維他命C有關——而英國海軍們剛好靠每日飲少少青檸汁補充了維他命C,大大地降低壞血病的發病率,其戰鬥力因此也比別國的同行們高了一截。

所以,在其後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,英國海軍將領納爾遜;Horatio Nelson(旺角奶路臣街Nelson Street中的Nelson正是Horatio Nelson)率領的艦隊以傷亡1666人的代價殺傷、俘虜對方共13,781人,確立了當時英國「海上霸王」的地位,也粉碎了拿破崙進攻英國本土的野心。

但這位「奶路臣」將軍也在該次戰役中彈身亡,隨從將他的屍體泡在冧酒中運回英國,以防腐爛。英國人的重口味著實非同小可,當戰船抵達英國港口,大家打開棺材,「咦?一滴酒都冇!」據說,這件事情全體船員人人有份。海軍們對於冧酒的饑渴程度已經難以用筆墨言喻,此後,戰士們又把每日配給的冧酒稱為「Nelson’s Blood」。


點都估唔到,冧酒的起源,原來同旺角奶路臣街(Nelson Street)的「Nelson」有關聯

上圖為納爾遜(Horatio Nelson)的畫像


在美國,冧酒又是另一番境遇。東岸的酒鬼一到週末就去邁阿密(Miami)坐船,去到古巴(Cuba)或者加勒比海的其他地方喝冧酒。當然也有類似「The Great Gatsby」這樣靠走私酒水起家的人,把各種酒偷運至美國境內高價出售。人們以「rum runners」稱呼這班水貨佬。

二次大戰期間,美國境內酒廠被勒令生產軍事及工業用酒精以支援戰事,美國人無酒可喝,大量進口冧酒(以及墨西哥的龍舌蘭酒)又成為他們的唯一選擇。

儘管如此,哪怕在幾十年前,冧酒身上依然貼著「low low哋」的label。

典型冧酒愛好者的形象,通常都不太優雅,若非亡命天涯的海盜,就是禁酒令時期跑到古巴豪飲的酒鬼。哪怕是大文豪,例如海明威(Ernest Miller Hemingway)每日要喝上一、兩打用冧酒調配的Mojito和Daiquiri,也改不了冧酒略帶負面的形象,反而,印證了:冧酒愛好者對酒質的興趣不會超出對酒量的要求。對於高級冧酒的誕生,又是之後的事了。



相對於威士忌和白蘭地,冧酒廠多遍佈在熱帶、亞熱帶地區,這給它帶來一個優勢:炎熱氣候可以加快木桶熟成酒液的速度,加快酒液對橡木桶芳香物質的萃取,令高級冧酒能比威士忌和白蘭地,更快達到酒液與橡木桶的平衡點,從而達致最理想的陳釀效果。

一樽在加勒比海地區陳釀3至4年的冧酒,其效果約相等於在寒冷的蘇格蘭陳釀12年。

棕色酒體以及濃郁的味道,來自橡木桶的香草、奶油、乾果等風味。冧酒生產商因此也能夠對不斷增長的對頂級產品需求做出快速反應。




MenClub's Choice

Bacardi Black Rum

世界最大的依然為家族擁有的烈酒廠商,產品包括Bacardi Superior、Bacardi 151等多款冧酒。它源於古巴聖地牙哥的高級冧酒,酒質傾向純淨順滑,結構單純易入口;品牌蘊含象徵拉丁加勒比精神的自由、色彩和激情,Bacardi的酒體豐厚、酒味濃烈,陳釀在燒焦的橡木桶中,陳年時間長達5至7年,因此帶有奇妙的烤熱帶菓氣息,甚至黑朱古力味道。



Malibu Caribbean Rum with Coconut Flavour

白色酒樽以及加勒比紅日下的棕櫚樹叢──Malibu是冧酒300多年歷史上最豐富多彩的表表姐,代表住加勒比海那種海邊濃蔭下,閒適無憂的生活方式。這種酒的故鄉原是西印度群島,自從當地種植甘蔗及釀製冧酒以來,人們陸續發現以壓榨出來的優質糖漿、純淨泉水、精選酵母來發酵,並加入椰汁、糖,就能釀製成順滑香醇、富有熱帶風味的淺色飲品,並演成這樽家傳戶曉的冧酒。80年代初中期,香港中產流行在家自調雞尾酒,這款酒又被時人稱為「椰冧」,今日三十到尾、四十出頭嘅七、八十後,細個可能都試過用佢嚟溝七喜飲。

這款酒「淨飲」味道一般,單純的椰香成為了主角,但它特別適合與冰、果汁等混合飲用;對,這正是Pina Colada經常使用的基酒,加入大量冰,在頂部加少少菠蘿汁。



Havana Club 3 años Rum

Havana Club是由法國Pernod Ricard及古巴政府合資成立的冧酒品牌,這款哈瓦那俱樂部(Havana Club)3年冧酒以甘蔗為原料,經蒸餾、陳釀等工序製成。酒液透明,口感柔和,帶甘蔗清甜,無論是加冰直接飲用,還是混入飲品,口感都相當不俗。充滿香草、梨和香蕉等熱帶菓氣息,像經過炭燒的熱朱古力口味隨著味蕾而來。這款酒是調製Mojito最理想的基酒。


以G-Shock經典型號DW-5600為基礎,將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兩幅名作融入其中。 近日CASIO宣布推出兩款全新G-Shock腕錶,以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經典作品《神奈川沖浪裏》與《凱風快晴》為設計靈感,巧妙地將兩幅 ...
watchesandwine
【腕錶】向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致敬!G-Shock推出《神奈川沖浪裏》及《凱風快晴》DW-5600
14 Jan 2025
Casio G-SHOCK旗下嘅2100系列因為有住同「Royal Oak」頗為相似嘅八角錶圈,所以又有「農家橡樹」之稱,而且深受G-SHOCK愛好者喜愛,當中全金屬嘅GM-B2100系列更一度賣到斷哂市仲有炒價。近日G-SHOCK就推出睇落更「斯 ...
watchesandwine
【腕錶】G-SHOCK推計時款「農家橡樹」GMC-B2100系列
05 Oct 2024